环境文化

  地貌


  天门市位于大洪山山前丘陵与江汉平原衔接地带,地貌属平原。地势西北高,东南低,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。最高点在佛子山顶端,海拔191.7米,最低点在多祥镇达洲的陈家洲,平均海拔23.2米。


  汉江环绕市境南边而过,天门河、汉北河和皂市河贯穿腹部,东流入汉江。人工开挖的天南、天北、中岭和东风等渠道贯穿全市。境内还有星罗棋布的湖泊。按自然地形地貌可分为低丘(俗称山)、岗状平原(俗称丘陵)和河湖平原三种地类。


  气候


  天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。具有光照充足,气候湿润,春温多变,初夏多涝,伏秋多旱,生长期长,严寒期短的气候特点。虽然地势地貌比较单一,但由于北部大洪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,西南沿江地带出于江汉河谷边缘,东北处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气影响,形成了天门市气候的区域分布特点:热量条件东北部和西南沿江一带略低,其他地方略高,水资源东南部多,西部和北部少,光资东高西低。


  水文


  天门市河流流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河流38条,河道总长1014.15公里,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几大河流,即汉江、上天门河、下天门河和汉北河。天门市位于汉江下游,境内湖泊众多,面积100亩以上的45个,湖泊总面积达37.38平方公里。大多分布在丘陵平岗与平原湖区的交接地带,跨市界湖泊1个:肖严湖(跨天门市、孝感市);城中湖泊4个:东湖、西湖、北湖、小南湖。其中水位面超过1平方公里的有陈家湖、张家大湖、石家湖等,以张家大湖最大,水面面积6.17平方公里。

教育文化

  截至2018年底,天门市共有各类中小学179所,在校中小学生数143393人。全年普通小学招生12808人,毕业生12920人。普通中学招生20377人,毕业生17251人。全市专任教师9194人。幼儿园181所,在园儿童36655人。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36人。

旅游文化

  天门古称竟陵,文化底蕴深厚,人文古迹众多。境内石家河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、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中心,有6500年历史。城内胡聘之故居胡家花园被誉为晚清“华中第一豪宅”,是湖北省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官邸。主城区遍布着以文学泉、西湖、古雁桥、茶经楼、西塔寺、陆羽纪念馆为代表的大量陆羽遗迹及纪念性景观。


  天门依山傍水,拥有河流36条、湖泊120多个,处处波光,处处景色,自古拥有水乡的美誉。天门主城区湖港交织,有东西南北四湖拱护,与武汉东湖、杭州西湖同名的东湖、西湖,似两片肺叶位居城市中央,而仿佛两支大动脉管的前壕、后壕贯通相连。